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分泌性中耳炎有哪些分型

发布时间:2020-07-0948772次浏览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急性可在八周内痊愈,而慢性多由急性迁延不愈所致。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八周内可痊愈,主要症状为耳痛及听力下降,可伴随耳内堵塞、闷胀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主要为咽鼓管功能障碍,如腺样体肥大或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咽鼓管粘膜肿胀。
  2、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通常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引起,也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及迁延不愈所致。

相关推荐

小孩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小儿得了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抗生素,或者说口服粘膜促排剂,改变咽鼓管表面的张力,从而提高咽鼓管开放的张力。还可以口服一些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这样也可以很好的治疗和缓解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是没有效果,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做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手术。如果小孩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同时,鼻子也有鼻塞的现象,则需要进行鼻部疾病的检查。如果鼻部伴有腺体肿大或者是鼻息肉的情况,则需要结合相应的鼻部手术来进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语音时长 01:08

2021-01-21

91843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是什么引起的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可以分为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包括了家族遗传和居住环境不良,其中家族遗传更为常见。疾病因素主要是咽鼓管堵塞或病菌感染,咽鼓管堵塞是其他疾病造成的,如鼻咽炎或慢性鼻窦炎。感染在早期不及时控制的话,后续会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严重吗
分泌性中耳炎早期积极治疗,可治愈,一般不严重;若患病早期没有进行有效治疗,致病情加重,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鼓膜穿孔、耳聋等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能治好吗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可治好,一般应用药物治疗,病情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单侧耳朵闷塞感怎么办
单侧耳朵闷塞感怎么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询问病史,要做耳内窥镜的检查以及听力学的检查,那么明确耳部的基本的情况,明确给予一个疾病的诊断,这样才便于我们的治疗。第2个我们根据这种症状,我们最常见的是见于咽鼓管堵塞所导致的分泌性的中耳炎,那么我们针对这种疾病的,我们可以鼻喷达芬霖、可以口服抗生素、激素以及促使中耳分泌物排泄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就是说咽鼓管堵塞这种情况最常见。其次还有一些外耳道的情况,比如外道的耵聍栓塞,尤其是栓塞的耵聍遇水膨胀之后,它的耳部闷塞感的感觉更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得直接到医院将栓塞的耵聍取出就可以了,一般无需特殊用药,如果有继发感染的可以给予局部抗生素滴耳液的治疗。总而言之,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再给予相应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5

2020-04-16

56040次收听

耳朵有积液怎么办
耳朵有积液,可以药物治疗、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等。耳朵里积液主要见于两种:一种就是鼓室腔积液,主要是指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有鼻喷达芬霖、使用抗生素、激素,还有促使分泌物排泄的药物,如切诺、欧龙马等等,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采取鼓膜置管、咽鼓管球囊扩张等治疗方法,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之后得到治愈,少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有创伤的治疗。除了中耳积液,还有内耳积液,即常说的膜迷路积水,主要见于梅尼埃病,主要是给予系统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以及其他治疗,比如活血化瘀的中成药的治疗等等。梅尼埃病的治疗还涉及到一个静止期的治疗,即避免梅尼埃病急性发作的治疗。
语音时长 01:38

2020-04-16

59202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
分泌性中耳炎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成年人描述好像头蒙在鼓里或者在瓮里那种感觉,听声音特别遥远不清楚。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或者呼吸的声音。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是有感冒病史或者是气压的急剧变化史。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会加重,经常会有儿童在夜间因为分泌性中耳炎发作而疼哭,去急诊来就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通常不能明确地描述发病的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比较稀薄,随着头部的运动,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有呼之不应,你跟他话,他不回答你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看电视把声音开的音量比较大现象。如果对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因为由于它另一侧的听力是好的,所以经常会被忽视掉。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05

59537次收听

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自愈吗
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有自限性的可以自愈。也是中耳腔里的积液,可以通过自己的吸收,还有通过咽鼓管排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同时要治疗这种常见的诱发原因,比如慢性的鼻窦炎,比如腺样体的肥大,还有是慢性的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同时如果病情比较重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地观察病情的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更要密切的随访。对于这种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做一个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语音时长 01:37

2020-03-05

68276次收听

03:00
什么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点的中耳腔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这种病症儿童发病率较高,也是造成儿童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泌中耳炎还有很多叫法,比如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分为急性或慢性,慢性分泌中耳炎是由于急性分泌中耳炎迁延而来,区分急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两个月、三个月为界。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原则和方法差异不大。分泌性中耳炎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继续从而产生黏连性中耳炎,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内线出现中耳胆脂瘤等一系列更重的中耳疾病。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给予高度重视。
03:03
分泌性中耳炎症状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在发作之前,通常有感冒病史或气压急剧变化史,发作时会感到耳痛,听力下降,耳堵、有闷塞感。分泌性中耳炎,在夜间病情会加重。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比较隐蔽,不能明确描述发病时间。当耳朵里分泌物粘液较稀薄的时候,随着头部位置的摆动,出现听力变化。小孩子因为不能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听力变化,往往会被忽视,所以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听力症状。分泌性中耳炎,还有就会产生一种耳鸣的声音,多是一种比较低调的,比如轰的这种低调的耳鸣声。当分泌中耳炎液体比较稀薄时,打哈欠或者是擤鼻涕的时候,就可以听到耳朵里面有水过气泡的声音。
02:21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原因有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的原因、免疫系统下降。咽鼓管连接是鼻咽部和耳朵之间的主要管道,主要将鼻腔里的气体通过吞咽打哈欠短暂的咽鼓管开放的形式,把气体输送进中耳腔内。如果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对中耳腔里气体的输送不及时。当中耳腔内的气体被消耗殆尽之后,气压成为负压状态,中耳腔里血管的通透性就会增高,血清通过血管渗到中耳腔里,从而形成中耳积液。所以咽鼓管功能不良,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产生的机制。
02:48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靠局部的体检,观察患者的鼓膜,正常情况下,分泌性中耳炎的鼓膜,是内陷状态;正常的鼓膜是半透明瓷白色的颜色,当液体不多时,可以透过鼓膜能看到中耳腔里有积液的水平面。如果当液体较多时,鼓膜向外膨隆,对于4岁以下儿童,做声导抗的检查。声导抗正常的情况是A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积液,是B型曲线,出现了鼓室的负压状态是C型的曲线。还有纯音测听。因为测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听力的性质,还有听力损失的程度。
02:28
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几乎是所有的儿童都会因为感冒或者是慢性的鼻炎,这些疾病来诱发分泌性的中耳炎。大多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可以自愈性的,有自限性将中耳腔里的积液自行吸收,通过咽鼓管排出。可以自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首先是要治疗原发病,比如感冒、慢性的鼻窦炎、腺样体的肥大、慢性扁桃体炎。这些疾病可以给予鼻部粘膜的促排剂。也可以给予粘膜的收缩剂。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抗生素。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出现长期的分泌性中耳炎迁延不愈的情况。尤其是成年人单侧的分泌性中耳炎,要密切的随访。要鼻咽部的检查,排除鼻咽部肿物,导致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这种危险。
耳朵里有积液怎么办
其实耳朵积液本来就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也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选择抗生素治疗能够有效的达到消除炎症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可以选择中药治疗,不容易会产生副作用的现象,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调理。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在患有分泌性中耳炎之后,因此听力也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所以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在治疗的时候有着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饮食治疗的方法,当然在选择这些治疗方法时,生活的小细节也一定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