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孩子身体发烫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8-05-1860362次浏览

在生活中,身体发烫手脚冰凉是我们身体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大人来说,可能是小问题,但如果发生在孩子身上,家长就会紧张起来了。孩子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对于父母来说,孩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那么孩子如果身体发烫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本来因感冒而发高烧,可手足却冰冷,待体温逐渐下降以后,手足皮肤又慢慢地热起来,这是一种真热假寒现象,三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这主要是因为小儿(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意见建议:

遇到孩子手足发凉时,家长应认真区别是真寒还是假寒真热。辨别孩子真寒还是真热假寒的简便方法是:用体温表测量孩子的体温,如家中没有体温表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腋下,或面对面感觉孩子呼出气体的温热度。假如小儿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发热或体温过高,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并找出发热的病因,从根本上作出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小孩的身体都很娇弱,一点病症对孩子的伤害都会很大,所以做家长的平时要仔细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病症抓紧治疗。

相关推荐

02:14
宝宝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宝宝低烧指体温在37.5℃-38.5℃之间的病症,可能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持续低烧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免疫力,甚至导致并发症。如果宝宝出现持续低烧症状,可服用临床常用的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02:12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退热效果如何
小葵花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具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功效,可有效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物具备较强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可平稳退热6小时,退热效果更持久,有效预防低烧变高烧。且该药是甜橙口味,适合儿童服用。
小孩无缘无故发烧是什么原因
小孩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还不完善,抵抗力较低,因此容易发烧。细菌侵入、病毒感染、一些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消化系统的疾病等等都会引起小孩发烧。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用抗病毒的药物或者中医中药辩证治疗。如果孩子发烧体温不超过38.5℃,可以物理降温,如洗温水澡或者温水擦浴,擦大血管的位置如大腿根、腋窝、脖子等位置。如果小孩发烧体温超过38.5℃,进行退热治疗,以免引起高热惊厥。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要及时就诊,明确原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5

2021-12-30

81826次收听

2岁宝宝突然发烧无症状是什么原因
两岁的宝宝突然发烧,没有其他症状,首先考虑上呼吸道感染。发烧是上呼吸道感染比较常见的症状。大多数的孩子由于细菌、病毒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家长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做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吃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孩子常用的有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或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克洛,或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根据感染的病毒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者中药辨证治疗。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79076次收听

宝宝发烧是不是出了汗就代表好了
宝宝发烧出了汗,代表宝宝的体温将要恢复正常,宝宝的病是否康复,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第一,如果宝宝是轻微的感冒、发烧,一般情况下,在宝宝发烧出汗之后,也就是预示着宝宝即将康复,家长需要在宝宝出汗之后,给宝宝换上干爽的衣服,避免宝宝再次着凉。第二,当宝宝出汗之后,体温正常了,但是宝宝依旧还出现咳嗽、打喷嚏,或者是流鼻涕,甚至还有可能再次出现发烧症状的时候,就表明宝宝当时是吃了退烧药之后,身体出了汗,体温下降了,但病情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的带患儿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比如像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胸部CT等检查,明确宝宝发烧的具体的病因,再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法。所以,家长不能通过宝宝发烧之后出现出汗的情况,来判断宝宝的病情,需要根据宝宝的症状以及精神状态,来判断患儿。在生病发烧期间,应当给患儿多喝一点水,避免患儿因为在发烧期间,体液的补给不及而导致脱水的情况。同时,家长应该在了解宝宝发烧的体温上升期的时候,就需要给宝宝及时的增加衣物,当宝宝处于发烧、高热持续的时间,前期就需要适当的减少异物,来帮助宝宝散热。但是,无论如何,宝宝出现反复发热的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宝宝可能患有,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这个时候不要擅自在家用退热药,或者是消炎药来给孩子治疗,以免掩盖了一些疾病的症状,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27

2021-11-05

60322次收听

03:46
8个月女宝宝身高体重标准
8个月的女宝宝平均体重大概是在8kg左右,平均身高大概是在69cm左右。这个是所有8个月的女宝宝的人群的中位或者平均的身高体重。如果孩子体重明显低于7.3kg,表明有一个明显的落后,高于8.6kg明显过于肥胖,这些都需要合理的注意控制。对于身高来说,8个月女宝宝身高的下限大概是67.5cm左右,上限大概在70cm左右。身高过低的问题需要合理加强营养。如果孩子身高体重在这标准之外,就应该重视,需查找具体原因,如果发育迟缓的,需尽早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03:20
儿童体温35.7正常吗
体温测量方式有腋窝的温度、口腔的温度、肛门的温度,以及额头的温度,各个温度有所差异。额头的温度一般是35~37℃之间,腋窝的温度是36~37℃,肛门的温度在36.5~37.0℃之间,都属于正常的体温范围。儿童体温一般指腋窝的温度,35.7℃略低一些。这种情况有多种原因,比如孩子处在寒冷的环境,衣物又少。或孩子发烧,物理或药物降温后,温度由发热变为低温。还有一些病理性的情况,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体温会低于正常人的体温。如果是额温枪测的额头温度,35.7℃也是正常水平。
孩子发烧头痛呕吐是脑炎吗
小孩子在出现发烧、头痛、呕吐的情况下,有些确实可能存在脑炎,也有些并不是脑炎。所以并不是说单纯的发热、头痛、呕吐就一定要诊断脑炎,脑炎除了他典型的临床症状存在发热、头痛、喷射状的呕吐,伴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这种昏迷或者是抽搐等情况。这种一般要进行孩子的脑积液的检测,才能够根据脑颅内压的情况以及他的脑积液的成分进行一个诊断。如果孩子在感冒的时候,也有一些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那要根据他的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小孩子出现临床症状,首先应该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才能够适当的进行诊断之后对症治疗。因为同样的发热、头痛、呕吐,他可能是在不同疾病的时候都会有所反应,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不同,所以应该首先进行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12

82017次收听

小儿积食发烧推拿手法
小孩子如果存在积食的现象,不仅仅会影响到食欲,同样也会导致发热的出现,因此就应该选择推拿,推拿时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选择内八卦,也可以选择按摩手指中间,中医认为这些方法确实有效果,但是也必须要坚持一段时间。
小儿发烧吃什么药
孩子发烧主要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最主要的药物是退热药,临床常用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除此以外,还需要根据孩子的病因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药物,如果判断孩子发热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那么抗生素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如果是由于流感病毒导致,多需要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
怎么判断小儿是低烧或是高烧
正常的人体温度是36℃,所以一旦小孩的体温高过36℃就表示可能是发烧。一般情况下37℃到38℃说明是低烧,一旦体温达到39℃-40℃那么就说明是高烧。对于低烧的患者,可以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如果是高烧,就需要服用药物或者注射药物来缓解。
二周岁的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两周岁的宝宝发烧时,在家里首先要做的是进行物理降温。比如不要给孩子捂太多,不要穿太多,也不要给宝宝穿好几层衣服、捂被子,因为对孩子的散热没有好处。其次,可以给孩子多喝热水。如果孩子的温度超过38度,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吃一些退热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类、或者布洛芬类的降温药。这些都是可以应用于婴儿的降温药,可以给孩子服用。如果孩子反复出现发热,建议应该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因为两个月的宝宝,如果出现发热,一定存在病因。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以呼吸道感染比较多见。因为两个月的宝宝,呼吸道的发育相对比较弱,病情的发展可能会比较快。如果出现反复发热,可能会造成下气道的感染。或者有些孩子因为高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的出现。所以两岁的宝宝如果出现发热,还是要及时就诊。
语音时长 01:12

2019-09-11

66740次收听

01:46
孩子发热饮食注意什么
孩子发热一般要注意清淡饮食,尽量吃些流食、易消化的食物。孩子发热可以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根据不同疾病控制饮食的方式也不一样:一、发烧是消化道的疾病,比如肠炎,这时生冷、易过敏的食物要控制,尽量吃稀软的食物。二、发烧还有其他的疾病,比如肺炎,就没必要严格的控制饮食,一般只要清淡饮食就可以。三、发烧跟季节有关,比如孩子在夏天发烧,油炸、红烧的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孩子吃,要根据孩子发烧情况,控制饮食,比如孩子高热,那就要控制饮食,尽量吃些流食,如果孩子发烧的温度不是太高,又不是在夏天,可以维持正常的饮食,容易消化就好。
婴儿发烧怎么办
婴儿发烧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这个时候父母可尝试给婴儿进行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洗温水澡以及用冷水袋作枕头;要是发烧的温度比较高,可使用药物降温,并做好护理工作,包括通风散热和多喝温水。
氨酚烷胺和氨酚黄那敏的区别是什么
氨酚烷胺通常指复方氨酚烷胺,氨酚黄那敏通常指小儿氨酚黄那敏片。两者的区别是成分不同、适用人群不同、不良反应不同、主要用途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