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才是养生
《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谈到养生要点时候记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里说的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心安理得,没有太大压力,心情放松,内心悠闲,虽有欲望而不贪婪,我理解就是强调的自在。
2007年9月我在山东平邑举行的养生论坛上认识了一位新闻界的朋友,他讲了两个真实的名人养生长寿的经验,听来初觉荒诞,但仔细一想,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相反,揭示出了养生的另外一个要点,就是要活的自在。
一位著名的文坛长寿老人,接近一百岁时候,别人问及他的长寿有何秘诀,他笑说:我说了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的经验就是抽烟、喝酒、不运动!另外一位九十多岁的长寿诗人更大胆的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为“三美主义”:美酒、美食和美人!
文人历来个性张扬潇洒,喜欢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无拘无束。以上两位的经验和医学常识相悖,其中不乏遗传的个体化差异因素,但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活的潇洒自在,几乎没有压力是养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人讲究生活规律,比如午睡,每天坚持一小时,但也有人反对,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专家就把午睡和烟、酒、赌并列说成是“四害”,但他呢,八十四岁的高龄,身体好的很,住十六层楼,每天上下都自己走,不坐电梯。情绪方面呢,爱打抱不平,认为有七桩好事要持之以恒地去做,第一就是打抱不平,认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乐在其中。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反应出一个自在的重要性,他就是不喜欢午睡,他把打抱不平做成一件善事,与中医讲究的生活规律、心情恬淡并不矛盾,也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心境,与那些具体的养生方法和观念相比,活的自在是更重要的。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另一位老教授,比干老还大九岁,他认为养生书籍,大部分内容都差不多,与其呆在古纸堆里人云亦云,还不如自出己意,从我所好,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生活,他概括自己的养生经验是“从我所好,以享天年”。大家看这不也正是强调要活的自在吗?
天津南开医院的老专家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求生是人的天性,而有意识的养生便不自然,甚至反而有害。想长寿实际上是怕短寿,也就是怕死,于是成为精神负担,所以不应当天天去考虑寿限问题,而应当听其自然,以尽天年。
广东名老中医的经验是顺其自然,百岁乃度。他的养生之道第一句就是“不必跑步”,第二句是“无须吃素”,多么尊重个性!想跑就跑,不想跑就不跑,吃素嘛,有人就是谗肉,一天不吃难受,三天不吃全身没劲,梁老大夫这个动和吃的观点其实也是说的生活要自在一些。
从这几位老中医的经验可以看出来,活的自在不自在是多么重要呀。
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养生无术是有术”,他有个“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他说:“不管哪一国的食品,只要合我的口味,我张嘴就吃。什么胆固醇,什么高脂肪,统统见鬼去吧”。喜欢陶渊明的一首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活的是不是自在,和地位高低没有关系,有的官位不低,但老是提心吊胆,或者受夹板气,或者老得看别人脸色,老说违心的话,当然就不自在了。
活的是不是自在,和钱财多少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世间能有几人看的开呀。钱少了拼命去挣钱,钱多了怕别人惦记自己的钱,甚至攀比更加有钱的人,朋友之间、家人骨肉之亲为了金钱也可能翻脸,有更甚者对簿公堂者也不少见,或者有钱没有空闲,一天到晚做金钱的奴隶,这样的老板也很难活的自在。
自在不自在,就象鞋子穿在自己脚上舒服不舒服一样,只有自己知道。你感觉各方面都舒服,不委屈自己,那就是自在,对身心肯定大有益处。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如何健康饮食呢
- 2 怎样饮食比较健康?
- 3 真正的健康饮食是怎样的?
- 4 每天怎样饮食更加健康呢
- 5 怎样饮食健康?
- 6 饮食决定健康吗?
- 7 怎么饮食比较健康
- 8 怎样饮食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