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发布时间:2018-09-1856247次浏览

胃食管反流是一个常见疾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反酸、烧心、反流。那么胃食管反流是如何引起的呢?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胃 (14).jpg

胃食管反流是如何发生的正常胃食管有一个保护机制,它主要包括食管下段的一个括约肌收缩His角,食管有廓清运动,如果这些保护机制受到损伤,保护机制功能发生障碍,它的保护功能就会降低。还有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之后,胃腔内胃酸还有胆汁经常会反流逆流入食管,损伤的因素增加。还有一些食管的底部运动异常,极少数还有食管外的一些机械压迫。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抗反流机制的损伤,损伤机制的加重,就会导致胃食管反流。人们正常情况下也有胃食管反流,但是都是生理性反流,不会引起反酸烧心的症状。如果反流加重,损伤加重,就会出现典型的反酸烧心症状,这种情况就会需要治疗。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如何预防,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体重肥胖的病人,发病率比常人高,所以尽量控制饮食,控制体重。
  第二要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因为腹压增加之后胃内酸碱会反流加重,刺激食道会引起症状。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穿紧身衣、增加腹压的姿势、憋气下蹲、这些动作都尽量少做或者尽量避免。
  第四是饮食方面,过辣的过甜的过热的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避免,主张戒掉烟酒。

相关推荐

胃食管反流病能治好吗
胃食管反流病是能够治好的。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原则主要是应用药物改善反流症状促进胃食管黏膜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部分的患者只要经过有效规范的系统治疗,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状态。但是同时患者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注意饮食规律,不注意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不良后果。因此,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应当注意日常生活,保持健康的方式注意饮食,注意适当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腹压过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该疾病的复发。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11

83563次收听

胃食管反流这病严重吗
胃食管反流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过积极的治疗是可以达到有效治愈的目的,但是任何疾病如果不引起重视,不积极的进行治疗,都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胃酸反流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紊乱以致胃或者是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病症,胃食管反流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出现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疾病,而barrett食管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不及时治疗有可能转变成食管癌。所以针对胃食管反流的患者需要早期就医进行治疗,通过抑酸护胃的药物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并且在平时的饮食过程中,注意避免过饱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22

77742次收听

胃食管反流能活多久
胃食管反流为良性病变,生存期不会受到影响,可患者与正常人一样可保持正常寿命。但是该病危害性不容小觑,可导致胃肠道出血、食道溃疡、食道狭窄等病症。
胃食管反流会复发吗
胃食管反流具有反复发作特点,不良饮食习惯为未改善、胃和食管连接处功能以及结构异常、感觉异常、心理因素等是其常见复发诱因。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会不会癌变吗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会癌变,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与肿瘤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相关性。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和食管、胃食管结合部的癌症情况,目前的文献报道提示胃食管反流病和这些肿瘤的发生是有一定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之后,可以造成食管黏膜的损害。胃食管反流病分为三种:一、反流性食管炎二、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三、巴雷特食管。当然也有表现为食管黏膜是正常的,但是通过进一步检查之后发现了部分淋巴细胞以及其细胞的损害情况。从发病率来看,有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人,与肿瘤的发病率也有一定相关性。巴雷特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的肿瘤、食管的腺癌是直接相关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但们之间是存在内在关系的。
语音时长 03:06

2020-02-24

56567次收听

胃食管反流是什么意思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本应向下传导的胃内容物,有时甚至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导致患者出现烧心、反流、胸骨后疼痛、胸骨后灼热感、咳嗽、咽部不适等症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正常情况下食管有防御胃酸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侵袭的功能,包括抗反流屏障、食管廓清功能及食管黏膜组织的抵抗力。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食管下段和食管贲门连接区的“闸门”作用使食物不会反流,但如果“闸门”出了故障等,就会使食管不能保持足够的压力,就形成了胃食管反流病。一般人中有10%~20%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其中只有一部分会发展成胃食管反流病。
语音时长 01:33

2020-01-14

57316次收听

03:27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怎么治疗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方法:黏膜保护剂和PPI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或增加胃肠动力的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等。当然也可以使用调整情绪的药物,采用中医中药的调整方法进行治疗。甚至可以采用内镜、腹腔镜进行微创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上引起的症状情况。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在内镜下没有发现食管的炎症,食管黏膜是正常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主要是两大原因:解剖因素,胃食管结合部的松弛或同时合并裂孔疝的情况;胃、十二指肠的动力情况。如存在胃食管结合部解剖异常同时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情况,单纯通过药物治疗不能控制。采用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和腹腔镜的微创治疗,对胃食管结合部进行修复。
03:02
胃食管反流病忌吃什么
胃食管反流病日常生活中建议避免进,食甜食及咖啡类的食物,尤其是高脂、高蛋白、高糖及刺激性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大量饮酒和食用酸辣食物。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之上,引起的一系列的症状。胃食管反流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饮食方面,特殊的食品、药品对胃食管返流病有直接的影响。其次还有生活习惯方面,建议避免餐后即躺,以及餐后卧位、坐低位的沙发,以避免因增加腹腔的压力诱发胃食管反流病的情况。另外肥胖的人群中,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也是在增加,可以通过运动减重、减肥来改善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03:12
胃食管反流的手术怎么做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是基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机理,针对胃食管结合部的松弛情况、胃食管结合部抗反流屏障的消弱或消失来进行些治疗的,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食管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目前有三种方式:一、内镜下的治疗。二、通过腹腔镜下的治疗,包括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及目前常用的腹腔镜治疗,平常说的微创治疗,在腹部打3到5个孔,在腹腔镜下进行胃食管结合部修复重建胃食管反流病的屏障,包括经典的胃底折叠术、当出现大的疝的情况,需进行食管裂孔疝的修补。三、新器械的治疗。通过进行内镜下的折叠和治疗,来进行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治疗。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因过度接触胃液而引起的,胃食管反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烧心、反胃、暖气、胸痛、上腹部疼痛和吞咽困难等症状,患者是需要及早配合医生医治的,还需要多喝水,对好转有一定的帮助。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如何调理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因为患者不规律的饮食造成,可见日常正常饮食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中医一般都建议患者清热止痛,脾益气,和胃降逆。想要达到这样的治疗效果出现,患者需要找专业的中医提供专业药方,正确合理使用,就会有理想效果出现。
胃食管反流病人应注意饮食
一旦患者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的病症,就要及时的使用药物来治疗了。同时注意自己的饮食治疗,对于自己所吃的食物要保证新鲜,还要均衡自己的饮食营养,保证每天有规律的进食。这样才能更快的恢复自己的反流性病症,从而恢复健康的身体。
怎么预防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在增高,预防胃食管反流应该从几个基础做起,第一,体重肥胖的患者反流发病肯定会高,因此肥胖患者应尽量控制饮食,控制体重;第二,患者要尽量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因为腹压增加之后胃内酸碱会反流加重,刺激食道会引起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减少穿紧身衣、减少腹压的姿势,如憋气、下蹲等动作;第三,饮食方面,患者在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过辣、过热、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尽早戒烟戒酒,对于部分吃完甜食反酸症状会加重的患者,主张尽量少吃含糖多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36

2018-10-19

59512次收听

01:21
胃食管反流病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食管狭窄、出血、癌变等。第一,食管狭窄。炎症先从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开始,进一步形成食管壁的溃疡。溃疡的炎症一般深达黏膜下层,并可进而破坏浅肌层,特别严重者则累及食管壁全层和引起食管周围炎。第二,引起出血,出现炎症的时候容易溃疡,所以容易出血。第三,癌变。如果患者总是反流,会出现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的癌变率是正常人的30倍到50倍。
01:59
胃食管反流病癌变
胃食管反流病分为很多类型,如果是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这种不容易癌变。最主要容易癌变的是巴瑞特食管。巴瑞特食管的癌变率是正常人的30倍到50倍,它是一种食管的癌前病变。所以如果诊断为巴瑞特食管,要定期复查防止癌变,最主要的是判断有没有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如果是有轻度的,没有异型增生或者是上皮内瘤变,往往要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是有轻度的异型增生或者是轻度的上皮内瘤变,要半年复查一次,半年复查如果还没有发展,可以一年复查一次;如果有重度的异型增生或者重度的上皮内瘤变,要马上进行镜下的切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