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如何预防切口疝
发布时间:2018-09-1060240次播放
视频内容:
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对于切口疝的预防,可以包括几个方面。从医生的角度来讲,为避免切口疝的发生,在临床上,医生应该根据治疗的目的,精心设计切口,尽量少用经腹直肌以及腹直肌旁切口,代之以横形切口,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可以选择一些更加结实,以及更好的缝合材料,可以选择更大一点、更轻质,并且有一定弹性的补片。
从病人的角度来讲,应该注意加强对于病人的营养支持,要注意纠正患者的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也可以补充维生素C、K等,要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提高患者的愈合能力;要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大便的顺畅,减少咳嗽的发生,以避免患者出现腹压增高的情况。在平时的时候,如果把这些方面都能够注意到,就可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
从病人的角度来讲,应该注意加强对于病人的营养支持,要注意纠正患者的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也可以补充维生素C、K等,要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提高患者的愈合能力;要注意营养均衡,保持大便的顺畅,减少咳嗽的发生,以避免患者出现腹压增高的情况。在平时的时候,如果把这些方面都能够注意到,就可以减少切口疝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切口疝手术是大手术吗
切口疝术后复发吗
怎么预防切口疝

切口疝本和手术切口有密切相关,切口疝的预防要求外科医生精心设计切口、改善患者术后愈合能力、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和对切口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一、精心地设计切口,使用正中切口,避免使用切口疝发生率比较高的旁正中切口或者经腹直肌切口。二、改善患者术后的愈合能力,加强营养纠正患者的贫血、低蛋白症状,补充维生素。积极治疗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慢性咳嗽、咳痰的患者相应用止咳化痰药物,减少腹腔内压力增高导致的疝发生。三、积极处理引起腹压增加的原因,比如腹腔内胀气、便秘,适当灌肠通便,减少腹腔内的压力增加。长期的排尿困难,及时应用减轻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减轻排尿的困难。四、对切口本身及时换药、清创,减少切口感染。
切口疝术后复发率高不高

传统的切口疝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率和手术方式有关,具体分析如下:目前的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传统的直接组织缝合牵拉来修补,还有人工材料进行修补两个方法。传统的靠组织缝合牵拉来进行疝的修补,会造成比较高的复发率,在很多大医院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除非比较小的切口疝,大多数不会应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组织直接的修补。人工材料是目前切口疝治疗主要的方法,组织游离范围相对比较大,铺置一个相应大小的补片,进行固定,会使切口疝术后复发的几率降低。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腔镜下的切口疝修补也成为可能,但是手术相应的难度比较高,对医生要求比较大,对于切口疝大小的选择也相对比较严格。切口疝10厘米之下的可以考虑腹腔镜下治疗,大于10厘米以上多的切口疝,在腔镜下强行进行修补,无论是应用补片还是组织直接的缝合都会面临比较高的复发率。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切口疝,应该根据标准来进行严格的选择,而不是根据医生的意愿来进行强行的修补。

切口疝常见的发病原因
切口疝的病因与解剖因素,手术操作以及患者本身因素息息相关。解刨因素中,切口疝大多数发生在腹壁的纵行切口,而腹壁的各层肌肉、腱膜、筋膜等组织大多数都是横行走行,纵行切口势必切断这些纤维组织,另外纵行切口可以切断肋间神经,会导致腹直肌的强度降低。手术操作,比如切口感染,腹壁切口缝合不严密,术中麻醉不理想,手术后明显胀气,或者肺部并发症导致的剧烈咳嗽,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原因均可以使切口内层撕裂发生切口疝。而患者本身因素,比如年龄过大,糖尿病、肥胖以及营养不良等也会导致切口疝发生。

切口疝手术后疼痛该如何缓解
切口疝术后疼痛一般在合适的时间使用止疼药物进行缓解。传统疝修补的患者,由于是单纯的组织牵拉,疼痛时间一般会比较长,尽量给患者规律应用止疼药物,避免肌肉的过度紧张。无张力疝修补患者并不依靠组织本身的牵拉,而使用人工材料来进行组织修补,术后张力相对比较小,疼痛比较轻微,只要在疼痛时口服止疼药物。腹腔镜切口疝修补的患者,组织周围的二次损伤更小,只需要在术后三天疼痛时给予止疼药物。

切口疝术后复发率高吗
切口疝术后复发率主要和切口疝手术方式有明显关系。目前切口疝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和腹腔镜下疝修补。传统的切口疝单纯靠组织牵拉缝合进行疝修补,会造成较高复发率。除非比较小的切口疝,一般不用人工材料进行切口疝无张力疝修补,组织游离范围较大,铺置一个相应大小补片,进行固定,会使切口疝术后复发几率降的比较低。另外腔镜下切口疝修补也可以修补切口疝,但是手术难度比较高,尤其对于切口疝大小选择也相对比较严格。10厘米之下的切口疝可以考虑腹腔镜下疝修补,否则易导致高复发率。
切口疝术后的不良反应
切口疝的不良反应就是手术以后出现感染,局部出现积液,积液以后出现红肿、发烧,然后不得不穿刺或者切开引流,还有腹腔间室综合症,切口疝手术以后病人出现复发,复发多数是由于补片选择的大小没有恰当,补片钉和固定没有确切所导致。
切口疝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患有腹壁切口疝的病人常是因为腹部手术后切口受到病菌的感染,或者有些患者在做了腹壁手术后,因为护理不当,切口感染、裂开,或者咳嗽让腹内压增高时,都可能会导致腹壁切口疝疾病出现。目前手术是治疗这种疾病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做过切口疝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手术部位慢性疼痛和手术部位无法用力以及发生排异反应这三种后遗症。
切口疝术后该怎么护理

切口疝术后一般情况下,要鼓励病人在床上翻身活动,不主张术后早期剧烈运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因为材料、伤口的缝合都需要一个愈合的时间,否则的话,如果伤口还没有愈合或者补片和组织之间还没有长结实的时候,就剧烈的运动,或者是腹压就开始增高,那肯定会引起疝的复发,甚至引起疼痛。因此一般要求病人早期不要吃得太多,吃好消化的东西,同时要鼓励病人适当的运动,不要躺着不动,躺着不动也能出现肠粘连、补片和肠子之间的粘连、肠子本身也会粘连,但是我们又不主张他剧烈运动。一般情况下会让病人会带上腹带,给他伤口做一个约束。腹带的时间一般都要戴到三个月到半年,同时最主要的是术后要控制饮食,过去比如30年前、20年前,那个时候中国人都还吃不饱饭,营养不好的情况下,做完手术吃点好的帮助恢复,现在的生活水平不需要这样,就吃普通的饭营养就富裕足够。所以要控制饮食,千万不要胖了。如果胖了、如果腹压增高,那就容易复发。当然要控制好糖尿病,控制(保持)营养均衡这些东西,包括术后要减少咳嗽、保证大便通畅、别太使劲,包括咳嗽和打喷嚏都要稍微的注意捂一下伤口,或者是用一个约束带约束一下,否则一使劲打喷嚏、咳嗽最后伤口崩开了。所以术后腹压增高的这些因素,尽可能都要避免掉。

切口疝的症状有哪些
大部分患有切口疝的病人,不会出现特殊的症状。在腹壁的切口处,出现肿物突出,是切口疝患者的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当患者在站立以及用力的时候,突出的症状会比较明显。而当患者平卧的时候,就会缩小或者是消失。当切口疝患者的疝块比较大,并且出现较多的脏器以及组织突出的时候,患者就可以出现腹部隐痛、牵拉下坠感等不适症状,有部分病人还可以伴有食欲减退、恶心、焦虑等症状。另外,疝内容物可以与腹膜外的腹壁组织发生粘连,而成为难复性疝,有时可以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表现。有少数疝环小的病人,可以发生嵌顿的情况。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切口疝的常见并发症。因切口疝内容物一般为肠管和(或)大网膜与疝囊及彼此的反复摩擦极易发生粘连,而致不完全性肠梗阻。

切口疝术后如何护理
切口疝的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要鼓励病人在床上进行活动,不主张患者在术后的早期,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要注意避免一些能够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果患者在伤口还没有愈合的情况下,就进行剧烈的运动,或者是出现腹压增高的情况,就可以引起疝的复发。同时,要求病人适当地运动,防止出现粘连的情况。一般来说,可以让病人戴上腹带,注意控制日常的饮食,要保证大便的通畅。通常情况下,在术后应给予患者禁食,等到患者的肠胃功能完全恢复以后,才可以进食。切口疝患者在排气以后,应该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及水果。患者进食的时候,首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起咳嗽。咳嗽时应该轻压腹部,避免因咳嗽引起切口的疼痛。
切口疝患者做手术前,要注意哪些问题
切口疝本身就是以前做手术的部位出现了包块。这些患者都是做过一次手术的,只要是做过腹腔手术,那么腹腔内就跟原来的情况不一样了,脏器会发生粘连,再次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要大一些。我们在原来手术过的部位再做手术,就更需要特别地注意。
怎么才能治好切口疝
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切口疝,就是因为上一次手术后刀口那里的肌肉没有完全长好,甚至有一个“窟窿”。当腹腔的压力升高的时候,肚子里的脏器就会从这里钻出来。所以想要治好切口疝,就是要想办法把腹壁上的“窟窿”堵上。
手术后刀口那里鼓“包”,都要治疗吗
一些患者做了腹部手术以后刀口那里鼓出来一个包,这个包站着的时候就鼓出来,躺下后会小很多,甚至消失,老百姓常叫它刀口疝,医学上称之为切口疝。之所以刀口这里会鼓包,根本原因是刀口没有长好,虽然刀口外面的皮肤看起来已经长好了,但皮肤下面的肌肉等组织(也就是腹壁)没有完全长好。刀口里面的肌肉有裂痕,甚至出现了一个“窟窿”。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切口疝
- 2 切口疝严重吗
- 3 切口疝是怎么形成的呢?
- 4 切口疝什么引起的
- 5 切口疝是怎么得的
- 6 什么是腹部切口疝呢
- 7 什么是切口疝的诊断
- 8 切口疝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