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每天喝多少水
发布时间:2021-06-1064646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怎样进行膀胱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主要是确保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避免尿液反流,导致肾功能损害,同时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无导管训练无导管训练是指在不插入导尿管的情况下进行膀胱训练。1.适当饮水:每日三餐应分别饮水400毫升左右,从早6:00至晚8:00,每两小时饮水200毫升,晚8:00后应避免饮水。如发生膀胱炎,每日饮水量则应确保在3000毫升以上。2.控制排尿:排尿次数应尽量保持每4小时一次。排尿次数可根据尿量适当调整,每次尿量不应多于400毫升,残尿量应保持在100毫升以下。二、间歇性导尿训练间歇性导尿是指定时经导尿管引流尿液的方法。患者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学习并熟练掌握自行导尿方法,导尿次数可根据尿量适当调整。导尿后应注意观察记录尿液颜色、尿量和气味等,如出现异常,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神经源性膀胱需要喝多少水

膀胱大是什么原因
膀胱大可能是不良习惯引起的,比如喜欢憋尿或者不能及时排尿,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比如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大原因其实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本身患者不良习惯所造成的,有的人喜欢憋尿,有尿,不去马上排尿,很喜欢憋着,或者由于工作的原因等,不能当时及时排尿,所以时间长以后,对膀胱是会有影响的,长期的习惯性憋尿的患者,膀胱的容量自然会增大,而且膀胱弹性会减弱,逼尿肌的收缩力其实会减低,而使得膀胱逐渐变大。第二,某些疾病所引起来的,如神经源性膀胱,由于神经的损害,肌肉的损害,使膀胱本身收缩力丧失,所以膀胱会变大。
神经源性膀胱表现在哪些方面
哪些检查是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要做的
如何正确的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和前列腺炎不同点有哪些

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最大的影响是排尿的功能出现障碍,患者会出现排尿非常费力、尿排不干净的症状,久而久之会出现各种问题,留下的尿称为残余尿,可导致炎症、泌尿系感染。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长期残余尿增多,会影响到上尿路,造成肾积水,影响肾功能。神经源性膀胱有多量残余尿,合并泌尿系症状及并发症和无残余尿、尿失禁两类,以前者为多。由于膀胱的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都有障碍,故当膀胱充盈时可无尿意,又因内外括约肌协同失调及膀胱壁有不规则和微弱的自主性收缩,故症状为多量的不自主排尿。

什么人容易得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功能衰弱的人群,容易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如果是脊柱脊髓方面出现问题的人,也可以导致膀胱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若是患有椎间盘突出以及椎管狭窄的患者,会容易压迫支配排尿功能的马尾神经,也可以导致膀胱功能丧失。另外,糖尿病可以造成膀胱功能的下降,可以损害膀胱神经,所以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也容易发生神经源性膀胱,应该尽早进行治疗,把疾病控制到满意的状态。除此之外,患有脑血管疾病、脑肿瘤的患者,也可以出现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怎么治疗好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较轻可暂时进行观察,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把神经源性膀胱治愈。当病情严重,可进行导尿或膀胱造瘘,尿液给引流出来。还有神经电刺激增强膀胱功能,但是效果不是很肯定。要做到早发现,早就医。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首先主要保护肾脏功能,防止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次是改善排尿症状,以减轻其生活上的痛苦。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具体措施是采用各种非手术或手术方法减少残余尿量,残余尿量被消除或减至很少(50ml以下)之后,可减少尿路并发症。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 2 神经源性膀胱严重吗?
- 3 神经源性膀胱有什么特点?
- 4 怎么缓解神经源性膀胱
- 5 神经源性膀胱有什么危害
- 6 神经源性膀胱用什么药
- 7 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有哪些
- 8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