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切除后会癌变吗

发布时间:2019-10-1158225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般的肠息肉切除以后,不会发生癌变。而且我们息肉切除后都会进行常规的病理学检查。我们对胃肠道常规分为四层,包括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
如果存在息肉癌变,癌变处于粘膜层的时候,一般随访即可。如果癌变发生于黏膜下层,需要病理科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淋巴管或血管转移的情况,若发生转移的迹象,建议手术治疗。若为粘膜下层浅层无脉管转移,建议随访即可。如果癌变发生于粘膜下深层,并且发现了脉管转移,则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0:57
腹腔镜推结器打结方法是什么
做腹腔镜手术时,会用到腹腔镜推结器这种手术用具,合理使用这种手术用具可以对伤口进行缝合,从而起到止血、促进伤口生长的作用。不同腹腔镜手术产生的伤口不同,并且患者的身体情况也有差异,因此,腹腔镜推结器的打结方法有所不同,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方法。操作过程:第一步:医生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推结器用具。第二步:用腹腔镜推结器缠绕手术缝合线。第三步:用缠绕好的缝合线打结,缝合伤口。术后患者需注意伤口清洁,如果发现伤口有裂开、疼痛等现象,需及时就医,必要时遵医嘱再次进行缝合。
03:01
做肠息肉手术后多长时间可进食
肠息肉的大小、类型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进食时间的主要问题。如果3mm以内的小息肉,术后在麻药清醒以后可以开始进食,有的甚至手术当天就可以进少量的流食,甚至是半流食。但如果作为比较大的息肉切除,2cm以内到5mm以上的,这样切除有缝合或者有钛夹夹闭的情况下,进食时间建议24小时以后更安全。但如果是比较大的肠息肉,甚至是癌变的息肉,2cm以上基底宽的息肉,需要做肠段切除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外科的原则,比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来判断什么时候能进食。通常做肠段切除以后,需要到有排气、胃管引流很少,肠功能恢复的时候才能够开始进食。
03:24
肠息肉多大需要切除
肠息肉大于0.5cm,也就是5mm以上的息肉,通常都是建议切除的。肠息肉大概分两大类,一类是炎症性息肉,一类是腺瘤样的息肉。对于肠黏膜的破损,炎性增生刺激,会形成炎症性息肉,炎症性的息肉一般不会癌变,可以观察。如果息肉大于5mm,也建议切除。腺瘤样的息肉有癌变的风险,大于2cm以上的腺瘤,癌变风险会超过50%,所以对于腺瘤样的息肉,如果发现形态上符合或者像腺瘤的,即使比较小的息肉,也建议切除,两、三毫米以上的腺瘤样的息肉也会建议切除。在肠镜检查的时候,对于小的炎性息肉,以及小的腺瘤样的息肉,不太容易鉴别,可以通过观察,等息肉大了以后,再做进一步处理。
肠息肉取样活检准确率高吗
应该说既准确又不准确。先说准确,首先,肠息肉取活检就是通过肠镜对息肉取了一块组织下来,送到病理科用显微镜来检查,看是否是癌细胞。对这个检查来说,病理应该是叫病理活检,这是临床上病理诊断,最准确的诊断了,叫金标准,所以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但是为什么又说并不一定就很准确,其实主要取决于取样的过程,一个是息肉毕竟比较大,取活检的时候,不太可能把整个息肉切掉,甚至有些人多个息肉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把所有息肉都切除完。对某一个息肉,活检钳是非常小的,不像手术的时候整个切掉了,可能只是取的表面的一点黏膜,也就是说如果息肉恶变了,肿瘤了,有可能只取表面正常组织,没有取到真正的癌细胞,这样自然会影响准确率了。第二,如果有多个息肉的时候,可不可能把所有息肉全部取净,可能也不见得,也许只是做了部分的采样,这样的话有可能,万一正好把恶变肿瘤息肉给漏掉了,就使得结果不准确了。所以肠息肉的活检,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语音时长 01:36

2021-07-09

70433次收听

肛门口长了几个疙瘩什么原因
一般来说可能是有肛瘘了,有的人肛瘘,就形容屁股长了好几个疙瘩,这几个疙瘩有的时候会流脓,有的时候会流血,有的时候什么都不流,但是一摸反正就是突出皮肤的,这个叫多发性的肛瘘。如果有这种情况,及早去做手术,因为每个疙瘩跟每个疙瘩之间,可能在里面都是相通的,它都是一种肛管的感染。它要是在外面可能就是表现的,比方说形容肛门像钟表一样,有12点,有6点,可能长到3点,也可能长到6点,也可能长到5点。不管它长到哪一点,里面的肛管感染都是一个点。所以如果发现自己肛门上长了几个疙瘩,除了有湿疹,可能就是有肛瘘,应该及早的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去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1-07-09

55931次收听

02:32
做肠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小于0.5公分,做肠镜的同时就可以给它切了。切完了以后,同时大夫就给送病理,一个礼拜病理结果就出来,可能是增生型的,有可能是炎性的,最不好的,可能就是管状腺瘤样的息肉。有可能一看息肉太大了,比如大于0.5公分,有0.8公分或者1公分,这样的人就不能切,切完了就容易肠穿孔。要是确实很大,如果有0.8公分、1公分左右的,我们建议最好是住院切除。住院以后切是一样的切,但是术后要控便,就是不让排便,因为排便会有肠蠕动,刚切完息肉场子薄容易穿孔。所以不能吃饭,在医院要输一些营养液。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肠息肉的症状最多见的是大便性状的改变。很多人都会出现腹泻,或者是稀便,或者是大便次数增多,有些人出现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还有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血便,如粘液血便,或者是粘液性的大便,这些都是息肉比较常见的表现。但是有的息肉也并不是都有明显的典型的表现,也可能在临床上是没有任何表现的病人,做肠镜的时候无意当中发现有息肉。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有肠癌家族史,或肠息肉家族史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便性状有改变的人群,一定要进行结肠镜的检查及早的发现肠息肉,避免严重的后果。
语音时长 01:40

2020-03-20

58125次收听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大肠息肉的出现在生活中几率比较高,其实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如果经常性摄入辛辣的食物就会形成大肠息肉,另外这和遗传性因素,炎症刺激又或者是粪便刺激以及异物刺激,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会危害到个人的身体健康。
肠息肉是如何引起的
在引肠息肉引起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什么叫肠息肉?所谓的肠息肉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引起肠内粘膜形成向外凸起的一个隆起性病变。我们就把病变统称为肠息肉。引起肠息肉的病因,我们最常见的比如有炎症性的刺激,比如一些肠道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刺激肠粘膜的损伤,从而使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变性变化。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会引起息肉增生,还有比如些便秘的病人,以及长期吃通便药物的病人,也会引起肠息肉的生长。另外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会进一步发展,往大肠癌的方向进行演变。这是由于反复的变化,造成了一个癌症的出现。
语音时长 01:41

2019-10-11

56012次收听

肠息肉多长时间复查
肠息肉如果小于两公分,一般认为一年复查一次。如果一年中,没有症状,比方没有腹痛、腹泻、大便出血,说明手术比较成功。如果在一年中,觉着肚子比较胀,甚至觉得大便出血是暗红色,就要随时上医院做肠镜检查。如果没有这些毛病,一年甚至两年还不复查,就容易引起再生长,就不能做到防病于未然。
语音时长 01:03

2018-09-14

68169次收听

01:45
肠息肉怎么做手术
患者的肠息肉,如果是小于两公分,可以通过做肠镜,直接进行切除。并且,要将其送到病理科进行检查;如果患者的肠息肉,大于两公分,在切除的时候,就会有危险。第一,肠子会比较薄;第二,容易产生出血的症状;第三,即便是切除肠息肉,也不好取出来。如果是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最好收治入院,进行治疗。然后,可以通过进行腹腔镜,来看病理的结果。如果患者肠息肉的恶性度很高,比如病理的检查结果是四期,甚至可以出现淋巴转移的情况。对于这样的患者,就可能需要做盆腔清扫,甚至是要做腹腔清扫,然后可能需要做放疗,或者是化疗,甚至是可以做基因检测的检查。但是,如果患者的肠息肉,是属于良性的病变,而且小于两公分,患者只需定期检查,如果不生长则无需治疗。
肠息肉切除后多长时间复查
肠息肉即使切除后也可能反复发作,所以要及时复查,以免发生癌变。复查时间根据结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切除完整性、肠道准备、健康状况、息肉家族史和既往病史等来决定,一般术后三个月后做首次复查,后期逐步延长复查时间。
肠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肠息肉是指附在肠腔表面的赘生物,是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通常情况下,在没有确定其病理性质前都统称为息肉。引起肠息肉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可分为生活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等几个方面。
肠息肉是怎么得的
肠息肉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习惯。目前医界对大肠息肉的成因有多种观点,但都难以解释清楚息肉形成的具体机理。
腺瘤性肠息肉会癌变吗
腺瘤性肠息肉会癌变吗?据统计,近年来肠癌患病率在逐年上升。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上升,大量临床案例显示,肠癌、胃癌的发病与息肉有直接的关系。及早治疗息肉能降低癌变的可能。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加受到重视。肠癌的发病因素多且复杂,大肠息肉和多发性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病极为密切,是大肠癌最重要的癌前病变。家族性遗传倾向易感人群多发性息肉如不适时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最终将100%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