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麦芽糖醇适合糖尿病人吃吗

发布时间:2022-06-0915153次收听

语音内容:

麦芽糖醇一般适合糖尿病人吃,但患者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少量摄入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有一定的糖分,相对于其他葡萄糖,其含糖量较低。一般情况下,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适当摄入麦芽糖醇,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但是仍然需要控制摄入量,以免一次摄入过多导致机体胰岛素代谢紊乱,加重疾病的症状,不利于疾病恢复。
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均衡膳食,尽量以高膳食纤维、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为主,固定进食的时间,可以少量多次,细嚼慢咽。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切勿情绪过激。
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可以遵医嘱定期复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餐后两小时血糖10.5算正常吗
餐后两小时血糖10.5mmol/L不正常,此时应该是糖耐量受损的状态。一般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在7.8mmol/L以内,如果大于7.8mmol/L,小于11.1mmol/L,考虑糖耐量受损;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多考虑是糖尿病,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餐后血糖浓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一般是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血糖水平逐渐升高,餐后2小时前后达到高峰值,餐后3-4小时血糖浓度逐渐下降恢复到空腹状态的血糖水平。随着血糖的曲线变化,体内胰岛素分泌水平也会出现同步的变化,胰岛素可以起到很好地调节血糖的作用,维持体内血糖水平的稳定。但是如果胰腺的病变或者长期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造成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此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分泌延迟,就会造成餐后血糖浓度持高不降。多次测量餐后2小时的血糖浓度是10.5mmol/L的情况下,建议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即OGTT,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等,监测近期体内血糖代谢的情况。糖耐量下降,需要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理,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的情况下,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降血糖药物干预,防止血糖进行性升高影响人体健康。
语音时长 02:10

2021-12-30

84042次收听

03:07
饭后血糖的标准是多少
饭后血糖通常是指餐后两小时血糖,一般指的是进食的第一口算起,到整两个小时的血糖,它的标准范围为3.9mmo/L-7.8mmo/L之间。大于7.8mmo/L小于11.1mmo/L,我们称之为糖耐量异常,就是糖尿病的前期阶段。而如果大于等于11.1mmo/L,则诊断为糖尿病。但是对于特殊的人群,要求就不一样了,比如孕妇餐后血糖包括两个值,一个是餐后1小时,范围是3.9mmol/L-7.8mmol/L,一个是餐后2小时,范围是3.9mmol/L-6.7mmol/L。
餐后血糖10.5mmol/L算高吗
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一般是指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正常值是7.8mmol/L以内,一般超过7.8mmol/L就属于糖耐量异常的范围,超过11.1mmol/L就属于糖尿病的范围。所以餐后血糖10.5mmol/L就高了,属于糖耐量减低,肯定是不正常的。需要指出,餐后血糖是进餐之后,是吃饭之后,还是75g葡萄糖,做葡萄糖耐量实验的时候,用的是75g葡萄糖。如果你吃的是75g葡萄糖,做餐后两小时的实验,正常情况也是7.8mmol/L之内,超过7.8mmol/L肯定是不正常。服75g葡萄糖和进餐,往往服糖之后升高会更明显,吃饭的时候升高并不明显,尤其是标准餐。标准餐进餐过程中,其实有蛋白质、糖、脂肪,这三种营养成分对血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淀粉就是碳水化合物,使血糖升高最明显,如果吃馒头、米饭升高会更明显。如果吃脂肪,比如吃的是红烧肉,餐后血糖几乎不生长。如果吃的瘦肉、蛋白质类东西,使餐后血糖也能升高一些,但是升高也并不明显。餐后升高的幅度往往并不明显,对餐后血糖影响最高的因素往往是跟进餐的种类,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相关。餐后血糖10.5mmol/L,这个水平肯定是不正常,属于糖耐量减低的范畴。
语音时长 01:36

2021-07-09

77501次收听

02:32
血糖空腹6.7算高吗
正常人空腹血糖在6.1以下,所以空腹血糖6.7算高。因为空腹血糖正常人小于6.1,糖尿病前期是6.1到小于7.0,大于等于7.0是糖尿病,所以空腹血糖6.7是糖尿病前期,但还要注意,此时最好查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或进行糖耐量实验。如果两小时的血糖大于等于11.1,此时需考虑糖尿病,因为两次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也算糖尿病。如果同时查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也算糖尿病。所以,空腹血糖6.7要特别重视,最好进行糖耐量试验,外加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以明确血糖水平范围。
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内因和外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内因和外因,如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继发于其他疾病等。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并不明确,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
脚踝疼怎么治疗
脚踝疼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脚踝的疼痛,甚至是一些骨刺折筋膜炎,肢筋膜炎,这种情况都可能引起,甚至是鞋不合适了,脚踝可以疼痛。痛风引起的必须降尿酸,糖尿病引起的血糖必须降下来。首先找出病因再治疗,这才是最正确的,比如崴脚了,现在脚踝疼,这是一种合理问题,原因知道了,才可以合理的治疗,不知原因的单纯疼痛那是很难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25

57737次收听

1型糖尿病严重不
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仅为分类方式,本身不代表严重程度。但1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存在一系列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等,这些抗体可破坏胰岛β细胞功能,造成患者胰岛功能绝对缺乏。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同样1型糖尿病也会导致并发症。1型糖尿病主要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表现为血糖明显升高,尿中出现酮体,血气有酸中毒,严重者昏迷,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不能口服降糖药物,需要终身治疗。血糖长期升高可以导致身体多系统损害,出现眼、肾、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等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多见于儿童,血糖更不容易控制。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3

67015次收听

糖尿病能吃冰糖雪梨吗
冰糖雪梨中的冰糖属于高糖类的食物,非常容易被糖尿病患者吸收,从而一定程度的加重病情。所以是不能食用冰糖雪梨的,在生活中可以选择其他低糖并且对病情恢复有益的食物,如:银耳、大豆、橄榄油等。
糖尿病饮食要注意什么
根据食品进入人体30分钟后造成血糖升高的程度可分为三类,用生糖指数(GI)表示,葡萄糖的GI为100,GI小于55的为低糖生产指数食品,55-70为中等糖生成指数食品,GI大于70为高糖生成指数食品。糖尿病人可以选择GI小于55的食物。严格来说糖尿病病人并没有绝对禁忌的食物,前提是在控制一天摄入的总热量,同时又要保证蛋白质、脂肪的摄入,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糖尿病对糖的代谢障碍,多食易饥,所以一般而言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量高或者糖生成指数比较高的食物,比如比较甜的水果如红苹果、哈密瓜等,要控制米、面等食物的摄入量,可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比较高的食物如米谷类食物、蔬菜类食物,金针菜、韭菜、冬笋、山芋、山药等。这些食物不仅能补充能量,还能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语音时长 01:39

2019-12-18

62663次收听

01:55
糖尿病饮食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饮食应注意进餐顺序、控制吃饭速度、注意进餐时间、减少外出就餐。一、进餐顺序。二、控制吃饭的速度。尤其是食欲好,食量大的患者,细嚼慢咽可减少进食量,从而控制血糖、体重。三、进餐时间,建议早上吃15到20分钟,中餐和晚餐时最好用30分钟。四、注意减少外出就餐,因为在外就餐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可能会无形中进食更多的食物,而且一些菜或者汤里的白糖、淀粉、油脂和盐的摄入可能也会比在家吃饭时摄入的多,从而导致患者增加能量的摄入,导致血糖波动。
晨尿有泡沫正常吗
正常情况下晨尿中会有泡沫的,这是因为晨尿的尿流速度高,尿液浓度高造成,男性因排尿位置高,节欲时间久等,也会导致晨尿中泡沫多。另外,糖尿病、肾炎等疾病也会导致的尿液中有泡沫,这属于异常情况。
如何预防糖尿病
想要预防糖尿病,可采用以下四个方法进行,第一个是不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第二个是积极运动,比如多散步、爬楼梯和打太极拳等;第三个是避免肥胖,控制体重;第四个是控制烟酒,不要总是抽烟喝酒,也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01:40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
低血糖首先引起的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包括心慌、出汗、大汗淋漓、饥饿感,还有可能会出现轻度躁狂。如果血糖没有及时补充,食物没有补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表现为躁狂,打人毁物。如果没有给患者及时补充糖分,患者就会出现意识淡漠,甚至会发生昏迷的可能。如果五分钟之内没有给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患者会发生不可逆性的脑死亡。所以低血糖引起的症状非常严重,一定要及时识别、及时处理。
02:11
如何区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或测血脂或测尿断定,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血糖、C肽。一般1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较轻,需要长期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偏大。所以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判断是由医院根据检查结果判定的。
糖尿病人压力大损伤记忆
糖尿病的老人大都会有脑血管并发症,记忆力会减退。但是,如果这样的人群再承受压力的话他们的记忆力会大幅减退。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患有Ⅱ型糖尿病的老人来说,压力可能会损害他们的记忆等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