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脾虚的症状及调理

发布时间:2018-03-3062441次浏览

你有没有早上起来感觉睡不醒,觉得浑身乏力没有精神,刷牙的时候嗓子会有点恶心呢,还感觉口干口苦,照镜子发现脸色发黄呢?这些都是脾虚的一些基本症状。女人如果出现脾虚的话,会出现气血不畅的情况,这样会加速女性的容颜的老化。所以,患上脾虚会使女人气色变差、。因此,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做好日常的保健预防是非常重的。那么,你知道常见的女人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吗?下面,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希望通过介绍,能够给大家带去帮助,更好的做好预防保养工作。

1、舌苔出现变化。舌头可以说是脾的”晴雨表“了。日常生活中,健康的舌头应该呈红色,看上去很润泽。舌头的结构中,表面有一层舌苔,薄而且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出现齿痕的话,那说明身体的机能尤其是脾已经出现问题了。所以,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舌头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2、长期食欲不振。如果湿气进入人体内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伤脾的情况。而在人体中,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以及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然后将这些营养转变成可以被人体所吸收的营养物质。为人体维持活力提供能量,维持新陈代谢。所以,如果出现脾虚的话,就会出现厌食的情况。这是指长期的食欲不振,而不是偶尔的食欲下降。

3、早上起来不适。早上起来,如果发现身体不适,有胸闷气虚、头晕的情况,这就很可能是因为脾胃虚导致的。如果脾虚的话,首先受到影响的是肺,因为它们之间是相互的影响的。所以脾虚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肺就会受损,出现气短的症状,稍微运动就会气喘气虚。所以,如果有类似的症状的,也需要注意。

以上三个是女人脾虚常见的症状,以下三个是女人脾虚如何调理

1、脾虚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得到调理,像是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还有就是要少吃一些难消化的,油炸油腻的食物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像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等等。

2、脾虚的患者应该要少吃一些寒性凉性的食物,像是水果,要多吃但是不建议生吃,可以煮后再吃,一些发物也要尽量的避免,例如海鲜,香芋等等,还有一些刺激性的食物也要尽量的避免。

3、患者可以经常吃一些山药粥,健脾又促进消化,要多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杂粮粥。除了饮食上的注意,平时患者的生活习惯也要养好,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以上就是对女性脾虚症状及调理的一些介绍,身体有任何不适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就医,就可以得到健康。还有就是身体出现警告以后,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要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

相关推荐

02:19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是儿童专用的健脾产品,产品成分为药食同源的,成分更安全,适合儿童长期坚持疗程长期服用。可以从根源健脾,有效解决孩子经常不爱吃饭、积食等问题。果泥口感,酸酸甜甜、孩子爱吃;吃法多样,不用喂药更省心。
中医看来脾虚有什么症状
中医看来脾虚最典型的症状是大便溏泄、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倦怠乏力等。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虚可以出现倦怠乏力、大便溏泄、舌苔厚腻,甚至舌边有齿痕,这些都是脾虚的表现。有很多种原因都容易导致脾虚,比如穷思伤脾,就是思虑过度也容易导致脾虚,还有一个是过食寒凉也容易损伤脾胃,就比如喝大量的冰镇啤酒,或者吃冰激凌过多、日久,就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虚。脾虚的病人经常倦怠乏力,因为中医讲脾主四肢,脾虚以后就会有乏力、气短,还可能出现贫血,所以也可以用健脾的方法治疗贫血。
语音时长 01:16

2021-12-30

72384次收听

03:08
女性舌头有齿痕吃什么药好
女性舌头有齿痕,吃一些健脾、祛湿的药物为好。女性舌头有齿痕,一般多考虑是脾气虚或者脾阳虚引起的临床表现,属于水湿运化功能失常造成的。根据中医辨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来服药:第一、脾气虚,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补脾胃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效果比较好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等,患者遵医嘱选取合适剂量口服。第二、脾阳虚,在治疗时应该使用具有辛温补阳等作用的药物,可选用的效果比较好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等。
02:50
舌头上有齿痕怎么调理
饮食上吃健脾开胃祛湿的食物,如薏米、白术,还有山药、大枣,使得气血运行正常;服用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等健脾丸;注意情绪,要保持心理平衡等方面进行调理。舌头有齿痕,一、因为舌体湿阻于舌后引起舌体的胖大,然后挤压牙齿,引起了齿痕。二、因为齿痕伴有脾虚的表现,气虚后引起舌体的肿大。从中医上讲,齿痕往往代表脾虚湿盛,舌体胖大才引起齿痕。
健脾消食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消食的中成药物临床上也是比较多的,常见的有健胃消食片、人参健脾丸、健脾丸、枳实导滞丸等。1、健胃消食片对胃虚弱、痰湿内阻这种消化不良患者也是很好的。2、对一些健脾消食,还有一些如果有实质大便不通畅,枳实导滞丸也是很好的一个成药。3、伴有腹痛腹胀这种消化不良时,人参健脾丸也是可以选用。4、归脾丸对中医说的心脾两虚,甚至说月经不调的失眠患者更合适一些。
语音时长 01:07

2019-12-18

68586次收听

01:56
脾虚胃寒有什么症状
脾虚胃寒,也就是中医平常所说的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它的症状比较多。比如在吃冷东西以后腹泻、胃不舒服,特别是吃冷东西或者喝凉水以后能加重。这种情况就是脾胃虚寒。另外脾胃虚寒还会伴有消化功能下降。脾胃虚寒在女子中还可以表现为白带清稀。另外我们脾胃虚寒还会引起腹泻。有时候我们脾胃虚寒时,在吃一些东西,或者身体温度升高以后,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或者在腹痛的时候,稍微按压,也会缓解。这些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
为什么吃完饭肚子会变大
有些人会发现在吃完饭之后总是会出现肚子变大等现象,这可能是因为食物还没有完全消化所导致,除此之外可能和脾虚,压力影响以及激素分泌都有直接的关系,出现这种现象也应该尽快的做出调整,否则可能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怎么调理?脾虚有的患者是由于休息不足,过度的劳累所造成。尤其是晚上熬夜,缺乏睡眠,所以平时除了补充营养之外,还要注意按时的睡觉。脾虚的患者建议晚上十点钟上床,十点半左右睡觉。另外食物上每天可以做一个可口的美味粥。粥的制材有山药、枸杞、薏米、红豆等,将这些食物放在一起,精心的熬制,每天坚持喝一碗,慢慢的就发现底气足,气色好,脾虚的症状会有改善。其次脾虚者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否则会感觉气跟不上,导致气喘吁吁。那么脾虚的患者最适合的运动是舒展的瑜伽、打坐、太极拳、慢走等等。
语音时长 01:34

2019-08-15

61487次收听

02:40
脸色暗黄怎么调理
脸色暗黄有其根源。有些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造成,有些可能是器质性问题。肝直接影响血脉,肝火旺或肝气郁结便易形成气血不通,影响面部的血液循环,皮肤自然暗淡无光;脾主消化、吸收,若脾虚,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及转化能量便受影响。临床调理主要分两部分:暗黄兼白是肺气、脾气都虚,需健脾补肺,同时服用健脾和补肺气药物;另一种情况是面色黄而带黑,黑说明肾气不足,黄是脾气虚,暗也是人体的光泽不够,这时要用一些健脾益肾的药物。
脾虚吃什么好
当代社会,很多人都患有脾胃虚弱的疾病,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不良好的生活以及饮食习惯,就会导致脾虚等症状的出现。脾虚的人要更加注意饮食,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食物可以调理脾胃、改善脾胃,那么,脾虚吃什么好?
心里事一多,脾运化就差了
有段时间我在家休假,偶尔会上上网开帖子。回答一下网友的健康问题。有一次看到一个网友说,她的爸爸现在因为工作非常忙,基本都不按点吃饭,吃饭的时候也总是没有胃口,吃东西不消化。现在身体非常差,经常胃痛,前段时间甚至还晕倒了,问我该怎么调理,我不仅想到几年前的一件事情。
脾虚胃火旺怎么调理
脾虚胃火旺的调理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提高自身睡眠的品质。一、每天要饮用八杯水左右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喝一些柠檬水或者多吃柑橘类的带有酸味的水果,或者喝一些舒缓的茶,比如说薄荷茶、苦荞茶、菊花茶、金银花茶等。二、睡前喝一杯牛奶,做一个足浴,可以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胃火,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脾虚胃火旺分两个方面,脾虚和胃火旺两种,胃火旺主要表现在牙龈肿痛、咽痛、口腔溃疡、口气重、胃部烧灼感、胃痛等,多是由饮酒、吃辛辣制品或油腻食物引起。
语音时长 02:26

2018-04-11

56479次收听

小孩脾虚怎么调理
小孩脾虚的调理以温中健脾为法,可以选用艾灸的方法,艾灸孩子的中脘、上脘、关元、脾腧、胃腧。按摩可以选择推脾经、胃经、运行内八卦、推大肠经、推板门、揉脐、揉腹、揉足三里和捏脊。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饮食应该避免生冷、甘甜、黏腻、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进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面少米,适当增添粗粮和谷物的摄入,增加瓜果类的蔬菜以及薯类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并且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孩子机体的阳气。
语音时长 01:21

2018-04-11

58953次收听

脾肺两虚怎么办
脾肺两虚,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出现这种情况就让人们比较困扰,那么脾肺两虚怎么办?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资料吧,获取可以帮助您缓解症状,希望可以帮助您!
脾虚艾灸那里效果最好
相信大家一定都知道脾胃对人的身体起着很重要的影响,脾胃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要任务。生活中很多的朋友都会出现脾胃虚弱的问题,但是一般不是很重视,只是认为会造成食欲不佳营养不良的症状,其实严重的脾虚还会造成脾胃虚寒的症状,那么脾胃虚寒怎么治疗呢?中医艾灸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