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吃什么好 秋季早餐喝粥可防燥

关键词: #早餐
关键词: #早餐
秋季过后,空气湿度降低,容易使人产生干燥的空气,不仅身体会出现口干、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现象,甚至皮肤也会干到剥落,偶尔会出现粗糙、干燥、瘙痒的症状。你也有这些麻烦吗?如何处理秋季干燥的干扰?小边为您推荐13种药物饮食。
立秋后早上喝粥,秋凉防秋
夏秋交替季节,脾胃功能会减弱,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粥是此时调节脾胃的最佳饮食。初秋后早上喝一碗粥不仅能降低秋天的凉爽,还能防止秋天的干燥。
同时,建议感冒时多喝热粥,因为喝粥有助于人体出汗、散热、祛风散寒,能有效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大多数人感冒后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胃肠消化系统状态不佳,喝粥能促进胃肠吸收。此外,有些药物对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喝粥可以保护胃粘膜。
秋季饮食,清淡为主
秋季干燥不仅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还会诱发感冒、咽炎、鼻炎等疾病。按照“干燥滋润”的原则,秋季饮食应注重养阴清热、润燥解渴。
预防秋季干燥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油腻、甜、辣的产品,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并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防秋燥,除了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外,还要多吃红薯、玉米、青菜、柿子、蜂蜜、黑木耳、银耳、百合、香蕉、橄榄、葡萄、梨、核桃、芝麻、红枣等柔软的产品。
秋天容易干燥,要多注意饮食。以下13种药膳可以帮助你摆脱秋季干燥的烦恼。
【粥】润肺养阴
冬瓜仁薏米粥
原料:冬瓜仁20~30克,薏米15~粳米100克,20克。
制作方法:先将冬瓜仁洗净,煎取汁,去渣。与粳米、薏米一起煮粥。
功效:健脾化痰。
提示:薏苡仁具有健脾、清热、排脓的功效。冬瓜仁味甘寒,具有清肺化痰、排脓的功能,用于肺热咳嗽。
◇核桃仁粥
配料:30克核桃仁,50克粳米。
制作方法:粳米先煮成粥,核桃仁去皮捣碎,加入粥中,然后用文火煮至粥稠,每天吃1~2次。
功效:补肾益肺,润肠通便。用于老年肺虚哮喘、秋燥便秘等。
小贴士:脾胃虚寒、大便松弛的人不宜食用。核桃仁性温,味甘,能补肾、温肺、润肠。秋天是心血管疾病频发的季节,核桃在对心脏有益的食物中排名第一。一天吃三个核桃,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10%左右。
◇黑芝麻粥
配料:黑芝麻6克,米50克,蜂蜜少许。
制作方法:先用食品加工机将黑芝麻搅碎,放入锅中炒熟备用。将洗净的米饭放入锅中,加水煮粥,煮至80%成熟,加入黑芝麻和蜂蜜,搅拌均匀。
功效:补五脏,润肠通便。适用于秋燥便秘等疾病。
小贴士:黑芝麻温平,具有补肺气、止咳痰喘的功效,还具有和血、补肝肾、乌发、养阴补虚、润燥通便的功效。
黑芝麻中的铁可以预防贫血,维生素E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黑芝麻含有芝麻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持皮肤健康美丽,抗衰老。
百合莲子粥
材料:百合、莲子各适量。
方法:将百合、莲子煮粥。
功效:润肺养阴,益气明目。
小贴士:百合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莲子性平,味甘,具有养心健脾的功效。
◇三仁粥
配料:5克白果仁、10克甜杏仁、10克胡桃仁、50克粳米。
制作方法:先将三仁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20分钟,再加入粳米,再煮至米熟,加入少量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白果味甘苦,收敛肺气,固定哮喘咳嗽,止遗尿;甜杏仁润肺止咳;胡桃仁补肾固精,温肺定哮喘;粳米养胃调中。
◇芦根粥
配料:鲜芦根150克,杏仁1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取150克新鲜芦根,洗净切碎,与10克杏仁一起煎煮取汁。加入50克粳米,煮粥,直到煮粥成熟。
功效:此粥芦根清热生津除烦,甜杏仁润肺止咳,粳米健脾胃。食用此粥可清肺热,止咳化痰,用于咳嗽、黄白痰、咽干、口渴等症状的患者。
【靓汤】益气润燥
沙参玉竹汤
配料:沙参、玉竹各20克,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100克。
制作方法:沙参、玉竹用纱布包裹,与猪心、猪肺、葱白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水炖至猪心、猪肺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此方具有养阴清肺、益气润燥、口干舌燥、干咳声哑、心烦口渴等功效。
青龙白虎汤
材料:青橄榄10枚(捣碎),萝卜250克(切片)。
制作方法:用适量的水煮汤加入两味料。
功效:润肺养阴,祛痰理气,解毒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芡实莲藕羹
用料:芡实60克,莲藕、菱角各100克,大枣20颗。
制作方法:将莲藕、菱角捣碎,大枣去核。加水煮成糊状,加入适量冰糖。
功效:适用于口渴、咽干、便秘等疾病。